人物
时段
朝代
诗文库 正文
正淮论上 东晋 · 伏滔
 出处:全晋文
淮南者,三代扬州之分也。
春秋时,吴、楚、陈、蔡之与地,战国之末,楚全有之,而考烈王都焉。
秦并天下,建立郡县,是为九江
刘项之际,号曰东楚
爰自战国至于晋之中兴,六百有馀年,保淮南者九姓,称兵者十一人,皆亡不旋踵,祸溢于世,而终莫戒焉。
其天时欤?
地势欤?
人事欤?
何丧乱之若是也!
商较而论之。
夫悬象著明,而休徵表于列宿;
山河衿带,而地险彰于丘陵;
治乱推移,而兴亡见于人事。
由此而观,则兼也必矣。
昔妖星出于东南而弱楚以亡,飞孛横于天汉而刘安诛绝,近则火星晨见而王淩首谋,长彗霄映,而母丘袭乱。
斯则表乎天时也。
寿阳者,南引荆汝之利,东连三吴之富;
北接梁宋,平涂不过七日;
西援陈许,水陆不出千里;
外有江湖之阻,内保淮肥之固。
龙泉之陂,良畴万顷,舒六之贡,利尽蛮越,金石皮革之具萃焉,苞木箭竹之族生焉,山湖薮泽之隈,水旱之所不害,土产草滋之实,荒年之所取给。
此则系乎地利者也。
其俗尚气力而多勇悍,其人习战争而贵诈伪,豪右并兼之门,十室而七;
藏甲挟剑之家,比屋而发。
然而仁义之化不渐,刑法之令不及,所以屡多亡国也。
考烈以衰弱之楚屡迁其都,外迫强秦之威,内遘阳申之祸,逃死劫杀,三世而灭。
黥布以三雄之选,功成垓下淮阴既囚,梁越受戮,嫌结震主之威,虑生同体之祸,遂谋图全之计,庶几后亡之福,众溃于一战,身脂于汉斧。
刘长支庶,奄王大国,承丧乱之馀,御新化之俗,无德而宠,欲极祸发。
王安内怀先父之憾,外眩奸臣之说,招引宾客,沈溺数术,藉二世之资,恃戈甲之盛,屈强江淮之上,西向而图宗国,言未绝口,身嗣俱灭。
李宪因亡新之馀,袁术当衰汉之末,负力幸乱,遂生僭逆之计,建号九江,称制下邑,狼狈奔亡,倾城受戮。
及至彦云、仲恭、公休之徒,或凭宿名,或怙前功,握兵淮楚,力制东夏,属当多难之世,仍值废兴之会,谋非所议,相系祸败。
祖约助逆,身亡家族。
彼十乱者,成乎人事者也。
然则侵弱昏迷,以至绝灭,亡楚当之。
恃强畏逼,遂谋叛乱,黥布有焉。
二王遘逆,宠之之过也。
公路僭伪,乘衅之盗也。
二将以图功首难,士少以骄矜乐祸。
本其所因,考其成迹,皆宠盛祸淫,福过灾生,而制之不渐,积之有由也(《晋书·伏滔传》)
冀国长公主秦国长公主制崇宁二年五月六日 北宋 · 宋徽宗
 出处:全宋文卷三五五三、《宋大诏令集》卷三八
门下:朕承燕诒之考烈,赖雍佑之母慈。
礼变禫祥,甫毕三年之制;
恩隆骨肉,将刑四海之风。
惟时同生,乃同贵主。
特颁显册,爰告治朝。
冀国长公主毓秀璇源,发祥宝绪。
质美瑛瑶之粹,姿秾桃李之华。
大国名都,视以真王之秩;
高门勋胄,主之同姓之公。
宠禄愈光,贤声弥劭。
逮兹免服,肆以推恩。
易中冀之旧封,启咸秦之新壤。
用彰懿范,期广孝心。
于戏!
帝妹既归,当蕲于受祉;
天姻惟隔,亦尚于宜家。
益懋徽猷,永膺遐福。
可。
吴昭德观道藏记嘉定十一年 南宋 · 幸元龙
 出处:全宋文卷六九三四、《松垣文集》卷六、乾隆《奉新县志》卷一二
新吴县之阛阓,有西晋刘真道诚炼丹所。
永嘉二年丹成天隐
梁大同元年,其地为开业观。
皇朝大中祥符元年改元赐今额。
建炎绍兴,夷狄乱华,香火不续。
逮冲贞大师熊元泽来主观事,支倾庇漏,观宇复整。
乃图建《道藏》。
鸠工弗竟,子唐若冲承之,而后子陈端一承之。
嘉定十有一年,藏雄伟翚粲,宝轮飞动,镂华饰金,晃于他所。
属记于予。
夫日昃而昼,月昃而夕,天地之轮也。
徂而暑,徂而寒,四时之轮也。
精气为物,游魂为变,死生之轮也。
斗北而虚,斗南而盈,万物之轮也。
天道寓于一轮,士民观听,醒然有觉,知二气周流,洪钧不息,一元运转,其机不停。
扬去诸恶,挽回万善,尸居而龙见,渊嘿而雷声,神动而天随,超出乎醒生梦死,而融天地四时万物为一,神与无方,易与无体,则轮乎轮乎,枯木云乎哉?
一静一动,互为其根,阳变阴合,而金木水火土生焉。
生生不穷,循环无始,则太极之妙,同此一机关也,同此一枢轴也。
世界可藏于一粟,山川可煮于一鉎。
是藏之立,乾不可以旋乎,坤不可以转乎。
形而下者器也,形而上者道也。
藏也者,其形而下者乎。
端一,赤城人也,慕丹霞,仿司马子微之遗风。
形而上者,其昭彻焉,以须真觉。
东迁 北宋 · 苏轼
 出处:全宋文卷一九五二、《苏文忠公全集》卷五、《历代名贤确论》卷一○、《唐宋名贤确论》卷一、《文编》卷二九、《古今图书集成》皇极典卷一六五、乾隆《河南府志》卷八○、民国《周陵志》卷一○
太史公曰:学者皆称周伐纣,居洛邑
其实不然。
武王营之,成王使召公卜居之,居九鼎焉。
周复都丰、镐。
至犬戎败幽王,周乃东徙于洛。
苏子曰:周之失计,未有如东迁之缪者也。
平王至于亡,非有大无道者也。
髭王之神圣,诸侯服享,然终以不振。
东迁之过也。
武王克商,迁九鼎于洛邑成王、周公复增营之。
周公既没,盖君陈、毕公更居焉,以重王室而已。
非有意于迁也。
周公欲葬成周,而成王葬之毕,此岂有意于迁哉。
今夫富民之家,所以遗其子孙者,田宅而已,不幸而有败,至于乞假以生可也,然终不敢议田宅。
平王举文、武、成、康之业,而大弃之,此一败而鬻田宅者也。
、商之王,皆五六百年,其先王之德,无以过周,而后王之败,亦不减周幽、厉,然至于桀、纣而后亡。
其未亡也,天下宗之,不如东周之名存而实亡也。
是何也?
则不鬻田宅之效也。
盘庚之迁也,复殷之旧也。
古公迁于岐。
方是时,周人如狄人也,逐水草而居,岂所难哉。
卫文公东徙渡河,恃齐而存耳。
齐迁临淄,晋迁于绛、于新田,皆其盛时,非有所畏也。
其馀避寇而迁都,未有不亡。
虽不即亡,未有能复振者也。
春秋之时,楚大饥,群蛮叛之,申息之北门不启,楚人谋徙于阪高。
蔿贾曰:「不可。
我能往,寇亦能往」。
于是乎以秦人、巴人灭庸,而楚始大。
苏峻之乱,晋几亡矣,宗庙宫室,尽为灰烬。
温峤欲迁都豫章,三吴之豪欲迁会稽,将从之矣,独王导不可,曰:「金陵,王者之都也。
王者不以丰俭移都。
若弘卫文大帛之冠,何适而不可,不然,虽乐土为墟矣。
且北寇方彊,一旦示弱,窜于蛮越,望实皆丧矣」。
乃不果迁,而晋复安。
贤哉也,可谓能定大事矣。
嗟夫,平王之初,周虽不如楚之强,顾不愈于东晋之微乎。
使平王有一王导,定不迁之计,收丰镐之遗民,而修文、武、成、康之政,以形势临东诸侯,齐、晋虽强,未敢贰也,而秦何自霸哉!
魏惠王畏秦,迁于大梁
楚昭王畏吴,迁于岐。
顷襄王畏秦,迁于陈。
考烈王畏秦,迁于寿春
皆不复振,有亡徵焉。
东汉之末,董卓劫帝迁于长安,汉遂以亡。
近世李景迁豫章亦亡。
吾故曰:周之失计,未有如东迁之缪者也。
新修春申君 唐 · 赵居贞
 出处:全唐文卷二百九十六
輶轩涖郡。十有一月矣。
猥以薄材。谬承重寄。
欻自淮服半刺。超为江南方伯
郡领二十。地亘五千里。
皇皇者华。几惭辉道。
兢兢其志。常戒饮冰。
周爰咨询。申命行事。
损以惩忿窒欲。益以改过迁善。
豺狼拥路。埋轮以逐之。
骐骥伏枥。揽辔以骋之。
宣王化而尽觉风行。安氓心而不知日用。
宽猛相济。威恩兼洽。
长吏肃警。疆土乂宁。
日月其除。冰霜再履。
始也务不暇给。今也处有馀閒。
别祈神仙。获岁丰稔。
乘公堂之宴。纵灵庙之游。
城不复隍。树无禁伐。
闉陬荒以毁。梁木小而摧。
乃喟然叹曰。神必依人。
人兹望福。依无所据。
福安来哉。昔越践灭吴。
楚威灭越。考烈王继立。
春申君登相。封江东之巨县。
城吴墟为大都。专主威权。
救国灾患。与赵魏为四公子。
招宾旅有三千人。挤聘使之玳簪。
誇上客之珠履。王久无嗣。
君方患之。璅兮李园
托其女弟。既歆然而有娠。
遂秘之以献王。王乃殂落。
子为君主。无妄之人靡信。
无妄之祸遄兴。舍人其亡。
死士常侦。棘门之下。
蒿里相催。天乎天乎。
胡宁忍此。令尹多居郢国
假君恒守吴宫。鸟焚其巢。
何笑号之先后。蛟没其舳。
繄父子之沉埋。夷尽其家。
之故。一朝冀将灭口。
千古犹为痛心。今牧所居。
使臣所理。故宫之内。
故事备闻。于是大葺堂庭。
广修偶像。春申君正阳而坐。
朱英配享其侧。假君西厢视事。
上客东室齐班。李园死士。
庚方授戮。仆夫闲骏。
辰位呈形。大雪久冤之魂。
更申如在之敬。家属穆穆。
展哀荣也。仪卫肃肃。
振威名也。巨木拥肿而皆古。
小栽青葱而悉新。总之一门。
是谓神府。宜正名于黄相。
削讹议于城隍。昔韩整守吴。
创吴伯之庙。太史适楚。
壮楚相之宫。余顾兼之。
言可则也。神有新宇。
享之落之。人有贞石。
追之琢之。我躬披文。
纪之告之。君宜密应。
祐之福之。初余之拜命也。
表授广陵纠曹张禺兵曹苏相为判官安喜李冈为支使
同郡旧知。精明深识。
异途新合。历落瑰材。
三人冀有我师。四牡慎行尔职。
钦刷往贤之耻。叹垂后昆之裕。
长史宋尚。主臣馀庆。
佑岳良能。司士彦琮
每忧司存。实称佳吏。
预乎作庙翼翼。观乎降神欣欣。
咸亦相因。斯焉附出。
唐天宝单阏岁除日中散大夫吴郡太守江南道采访处置使柱国天水赵居贞记。
太常拟故相国江陵尹谥议 唐 · 独孤及
 出处:全唐文卷三百八十六
吕諲宰相日浅。当时会肃宗躬亲万几庶政。
偫臣畏威。奉职而已。
虽有谟谋于岩廊之上。莫由有知之者。
及其荆门之政。为仁由已。
其略见于事。其惠被于物。
其风谣存乎人。故得而称之。
议名之际。敢不阙其所疑。
而录其尤著者。有司之职也。
其阅实诏狱。在未执政之前。
已议之详矣。敢辱再告。
至若推进名贤。使当大任。
既同温室之树。且行状所不载。
孔子曰。君子于其所不知。
盖阙如也。故不书。
奉符。必用二字。
且以忠配肃。谨按旧仪。
凡殁者之故吏。得以行状请谥于尚书省
而考行定谥。则有司存。
朝廷辨可否。宜任众议。
今駮议撰谥异同之说。并故吏专之。
伏恐乱庖人尸祝之分。违公器不私之戒。
且非唐虞师锡佥曰之道。昔周道衰。
孔子作春秋以绳当代。而乱臣贼子惧。
谥法亦春秋之微旨也。在惩恶劝善。
不在哀荣。在议美恶。
不在字多文王伐崇。
周公三监。诛淮夷。
晋重耳一战而伯诸侯。武功盛矣。
而皆谥曰文。以冀缺之恪德临事。
宁俞之忠于其国。随会之纳谏不忘其师。
谋身不失其友。其文德岂不优乎。
而并谥曰武。固知书法者。
必称其大而略其细。故言武不言文。
言文不言武。三代以下。
朴散礼坏。乃有二字之谥。
二字谥非古也。其源生于衰周。
施及战国之君。汉兴
萧何张良霍去病霍光。俱以文武大略。
佐汉致太平。其事业不一。
谓一名不足以纪其善。于是乎有文终文成景桓宣成之谥。
虽渎礼甚矣。然犹褒不失人。
唐兴。参用周汉之制。
魏徵以王道佐时。近文。
极言直谏。爱君而忘身。
近贞。二德并优。
废一莫可。故曰文贞公
萧瑀端直鲠亮。近贞。
性多猜贰。近褊。
言褊则失其謇正。称贞则遗其吝狭。
非一言所能名。故曰贞褊公
其馀举凡推类。大抵准此。
皆有为为之也。若迹无殊途。
事归一贯。则直以一字目之。
杜如晦谥成封德彝谥明
王圭谥懿陈叔达谥忠
温彦博谥恭岑文本谥宪
韦巨源谥昭唐休璟谥忠
魏知古谥忠崔日用谥昭
其流不可悉数。此并当时赫赫以功名居宰相位者。
谥不过一字。不闻其子孙佐吏有以字少称屈者。
由此言之。二字不必为褒。
一字不必为贬。若褒贬果在字数。
则是尧舜禹汤文武成康。不如周威烈王慎靓王也。
齐桓晋文。不如赵武威魏安秦庄襄楚考烈也。
杜如晦王圭以下。或成或懿或宪。
不如萧瑀贞褊也。历考古训及贞观以来制度。
似皆不然。今奉所议云。
国家故事。宰相必以二字为谥。
未知出品式。谨请具示。
当以为按据。若忠者。
臣事君之常道。苟靖恭于位。
谁则非忠。非有炳然之异。
则不必以为谥。至如议狱缓死。
任贤举善。德之美者。
然肃者。威德克就之名也。
亦足以表之矣。且月令有之曰。
时及孟秋。天地始肃。
诗言之矣。曰曷不肃雍。
又曰肃肃王命。仲山甫将之。
肃严也敬也。忠之属也。
天地不肃。则岁不成。
宗庙不肃。则礼不立。
军旅不肃。则人不服。
肃之时义大矣哉。若夫以諲之从政也。
威能以闲邪。德可以济众
故以肃易其名。而忠在其中矣。
亦犹夫随会宁俞之不称文。岂必因而重之。
然后乃为美也。魏晋以来。
贾诩之筹算。贾逵忠壮
张既之政能。程昱之智勇。
顾雍之密重。王浑之器量。
刘惔之鉴裁。庾翼之志略。
彼八君子者。方之东平
宜无惭德。死之日并谥曰肃
当代不以为贬。何尝一字二字为之升降乎。
谨上稽前典。下据甲令。
参之礼经。而究其行事。
请依前谥曰肃。谨议。
凤翔陇州节度使李公墓志铭818年 中唐 · 韩愈
 出处:全唐文卷五百六十五 创作地点:陕西省西安市
公讳惟。字某
司空平章事太傅之子。太傅初姓张氏。
肃宗时。举恒赵深冀易定六州战卒五万人马五千匹以归听命。
天子嘉之。赐姓曰李
更其名曰宝臣。立其军。
号之曰成德。由是姓李氏。
太傅薨。公兄弟让嗣。
公竟弃其家。自归京师
及兄死家覆。有司设防守。
德宗如奉天。守卒出。
公即驰归。与母韩国夫人郑氏拜诀。
属家徒随走所幸。道与贼遇。
七斗乃至。有功迁太子谕德
御史中丞。从幸梁州
天黑失道。识焦中人声。
得见德宗于盩厔西。上曰。
卿有母。可随我耶。
曰。臣以死从卫。
及幸还。录功封武安郡王
元从功臣。图其形御阁。
而以神威将军居北军卫。久乃加御史大夫
韩国忧去官。累迁神威大将军
加工刑二曹尚书天威统军。又改户部尚书金吾大将军
长上万国俊者。以军势夺兴平人地。
吏惮莫敢治。及公为金吾
兴平人曰。久闻李将军为人公平。
庶能直吾屈。即赍县牒来见。
公发视。立杖国俊废之。
以地还兴平人。闻者莫不称叹。
于是天子以公材果可任用。治人将兵。
无所不宜。元和六年
即以公为凤翔陇州节度使户部尚书兼凤翔尹。陇州地吐蕃接。
旧常朝夕相伺。更入攻抄。
人吏不得息。公以为国家于夷狄。
当用长算。边将当承上旨。
谨条教。蓄财谷。
完吏农力以俟。不宜规小利。
起事盗恩。禁不得妄入其地。
益市耕牛。铸镈钐钜斸。
以给农之不能自具者。丁壮兴励。
岁增田数十万亩。连八岁五种俱熟。
公私有馀。贩者负入褒斜。
船循渭而下。首尾相继不绝。
十三年。公与忠武军节度使司空光颜邠宁节度使尚书钊俱来朝。
上为之燕三殿。张百戏。
公卿侍臣咸与。既事敕还。
公因进曰。臣幸得宿卫四十馀年。
今年老斥外任。不胜慕恋
愿得死辇下。天子加慰遣焉。
还镇告疾。其夏五月戊子薨。
年五十五。讣至。
悼怆罢朝。遣郎中临吊。
尚书左仆射。以其年十一月景申
葬万年凤栖原。夫人博陵郡崔氏。
河阳镐之孙。大理评事可观之女。
贤有法度。公有四子。
长曰元孙。三原
次曰元质。彭之濛阳
曰元立。兴平
曰元本。河南参军
皆愿敏好善。元立元本皆崔氏出。
葬得日。嗣子元立与其昆弟四人请铭于韩氏曰。
先人常有托于夫子也。愈曰。
太傅功在史氏纪。仆射以孤童囚羁京师
卒能以忠为节。自显取爵位。
立名绩。使天下拭目观。
父母与荣焉。既忠又孝。
法宜铭。铭曰。
太傅之显。自其躬兴。
仆射童羁。孰与之朋。
遭国之难。以节自发。
致其勤艰。以复考烈
孝由忠立。爵名随之。
铭此元石。维昧之诒。
荆玉赋 宋 · 王灼
 出处:全宋文卷四二二七、《颐堂先生文集》卷一
卞和秉耒荆山,耕获玉璞,喜曰:「天降异物,非贱者有。
盍归主君,为国镇守」?
占协龟筮,谋洽妻孥。
宿舂撰目,脂辖问涂。
百里一饱,十舍一休。
前持后负,雉门是求,以献厉王(记卞和事者五家。《韩非子》谓初献厉王,厉薨,献武王,武薨,献文王。韩战国公子,言近事可信。《十二国史》唐人所集,亦因韩书也:鼢冒死,其弟熊通鼢冒之子而代立,是为武王。《史记》诸书皆不名鼢冒厉王,然楚称王起熊通,疑是熊通既自王,因亦追王之,既杀其子,因加其父谥,所谓恶之以自信者。韩似得之《楚梼杌》,而《史起》失其传耳。或曰厉王鼢冒之子也,无所考据。刘向《新序》作厉、武、共,厉至共七君,卞和已百馀岁,不可信。蔡邕《琴操》作怀平、荆平,乃怀九世祖,怀之后曰顷襄王、曰考烈王,今世次谬妄不足信。许慎注《淮南子》作文、武、成、许,又居蔡后,不足信。今独取《韩非子》。)
王使玉尹相之,曰:「石也。
饰伪罔上,罪死莫赎」。
执畀狱士,刖其左足。
厉弃群臣,武临江汉
储锐再献,右趾亦断。
步趋废矣,志念匮矣,坐胥毙矣,无复恃矣。
文王承序,政令从新。
抱璞哀号,越三夕晨,泪尽血续,目枯如焚。
王闻而反之,曰:「国中刖者众,子独过悲,何也?
且先君重于剖石,轻于刑人。
吾其不然,试为子辨」。
于是追师理璞,潜宝遂出。
既磨既砻,名以和氏之璧。
命有司赏宜,亟赐衣帻,拜爵秩,颁金币,授田宅。
和匍伏辞避,不敢即也(《十二国史》曰:谢和而重赏之。《琴操》曰:封和陵阳侯,不就而去。),因进说曰:「玉居山则木润,居水则流方,浮青气,吐紫光。
天性自然,不可掩藏。
必其呈露,寸短尺长。
黑如纯漆,白同猪肪,鸡冠拟赤,烝比黄。
然后能色题琼瑶,器题圭璋。
何用目之不详哉?
凡今众臣,侍列中外,才伸于用,理不得晦。
虽时有就琢,尚隐石者多。
倍勤主君以研虑,将取之如拾块。
臣又有请焉。
我先熊绎,受封荆蛮,至鼢冒十六叶。
民顺神听,基本已固。
乾阳之气,在玉为具,刀错可攻,弃之弗顾。
武王雄心,厌处南藩,连兵侵随,巧图自尊。
郧绞州,奋起如云。
亦又失剖,幸乃得存。
主君都,猎申俘蔡,殪息与邓,楚邦始大。
美矣斯璞,发见符彩。
臣实刑馀,敢逃锡赉。
事贵明验,赏非所爱」。
和罢归荆,父老叹曰:「卞子舍屦求踊,忠甚效而计则违矣」。
石有韬玉,人有蓄奇。
善价少谐,韫椟莫窥。
售者但已,韫者未亏。
高士耻于自鬻,如彼又焉知之?
黄相论迁都书 南宋 · 喻汝砺
 出处:全宋文卷三八八九、《国朝二百家名贤文粹》卷八三、《宋代蜀文辑存》续补
去年春,寇亟至城下,将相大臣皆谋避寇。
是时惟阁下独以为不可,于是渊圣不果出,而虏乃退。
至冬虏复来,朝廷持战守之议是矣,然不能踞城外数舍之地,列屯寨,深堑垒,亟使虏骑竟薄城下。
其城之不坚,非守之过,特以守者非也。
遂使士大夫之全躯保妻子者,以为虏当与和,不当与战,且昌言曰:二圣播迁,皆前日不弃三镇者之罪也。
比年以来,学士大夫气节不高,虑事不熟,谓捐三镇可以弭祸,而不知乃所以速祸。
七国削亦反,不削亦反;
苏峻召亦乱,不召亦乱;
则欲割地以弭无厌之虏,而冀胡马之不来,不已疏乎?
戎猘之祸芽于李邦彦,炽于王云,主于耿南仲父子,而成于李擢,此有见之士所以啮齿而怒骂也。
虏以往年十五日济河,而朝廷以初八日始召百官集议于延和。
某非不知胡行如鬼,其势薄矣,虽不捐三镇,犹无一也。
广廷大议,诵言弃者十八九,持不弃者十许人耳。
朝之执事者乃以某骫骳不弃之词利害明白,置在诸人之右,渊圣是时特赐召对。
某之心岂暇计虏之强弱而为之说哉?
其所以为国家谋当如此,彼计利钝,较强弱,姑曰以纾目前之患,则近日卖国乞降,争为戎首,顽扈不臣,徼福异姓者皆是也。
且虏岂真健者哉?
谓秦无人,故以威劫之耳。
使有一蔺相如,握璧睨柱,劫三镇不可劫,以河为界又不可,彼又安能诳二帝之出,取宫嫔宗室而北乎?
城虽破矣,使有一田单者易亡为存,掘堑而守,排巷而战,病夫可使跳跃以搏虏,妇人可使齽龂以用命,彼虏虽强,又安能径入吾城乎?
两宫虽出矣,使有一仲连者不肯帝秦,居调护、守管籥者,取天子之玺绶,授东宫立之,否则择宗室之贤、握兵于外者而推尊之,遣使告虏人曰:「敝邑之士大夫死而死耳,若易姓改号,非敝邑之忧也。
顾春宫如法章者在内,宗藩如代王者在外,非此立也,而尚谁立?
敢以告执事,傥执事者不吾诚,提匹夫之手,坐黄屋之下,则自代邸来者,请以兵见矣。
宗室之立,群豪倚之,非两国之福也」。
如是则情夺矣,彼又安能帝楚乎?
嗟夫!
某屡为谋国者言,而终莫之从也。
兹事一失,令人愤咤。
今又复有迁都之议,某安能不为阁下一言乎?
某窃尝妄商古今之势,寇可避,都不可迁。
三镇不可弃,三镇中都之根本也;
汴都不可迁,汴都者天下之根本也。
有中原,则割据。
中原者正统也,割据者霸统也。
诸葛亮之奇才而不能轧曹操李克用之骁勇而不能抗朱温,何哉?
曹魏、朱梁先定中原,庸蜀、晋人特劫劫然一方之霸者耳,何足以当中原之强大乎?
尉陀谓陆贾曰:「我不居中原,故王此」。
汉高祖曰:「吾安能郁郁久居此乎」?
是不得中原之地而王之,虽有豁达大度,英杰神武之资,盖不足以一天下而臣之也。
若舍汴都,都金陵,是一举而掷中原数十州之地。
孽虏长驱,放手大猎,则山东秦陇京西淮南之生人尽矣。
使中州之士如王猛、张宾、苏绰之徒谋得行,说卫律、李绪之徒致其死,不知或者之议谓金陵可以居乎?
傥孽虏之计不知出此,是岂不为四方奸雄豪桀之资乎?
春秋时楚人大饥,群蛮叛之,申、息之北门不启,楚人谋徙于阪高,蔿贾曰:「不可,我能往,寇亦能往」。
苻秦常以万骑阵淝水矣,拓跋氏盖常以万骑绝淮水矣。
昔之知天下大计者,必先定计于我,而奸雄寇贼不能劫而夺之也。
曩者虏劫三镇,朝廷诸公低首下气,北面膜拜而与之劫,画河又辄与劫,二帝又辄与劫,宫嫔宗室又辄与劫,金币又辄与劫。
此盖计不先定,而虏得以劫夺之也,使天下忠义偾骂之声,嘈嘈然满天下。
今吾避虏而迁,非畏劫而何?
是使天下忠义愤骂之声,复嘈嘈于后日乎?
某窃料今日之势尚有可为者,诏一大将出朔方,诏一大将河东,集土豪,会乡兵,酌险易,原野,某关可以控遏,某地可以沟堑,某处可以设伏,某水可以限隔,列屯而居,扼险而守。
然后朝廷视虏之远近以为进退,观兵之胜负以为出处,虏来我去,虏去我可守,有避寇之名,无丧地之实。
历考昔人避虏而迁都,未有能复振者也。
魏惠王畏秦迁于大梁楚昭王畏吴迁于顷襄王畏秦迁于陈,考烈王畏秦迁于寿春,皆趋于陵夷溃败之域。
唐则不然,天宝而下,四世避寇,未始迁都为自蹴绝灭之计,故虽数遭变乱而不亡。
使蒙安史之祸而亟迁焉,则唐亡久矣,又安能至于天祸而后已哉?
突厥之难,议者欲迁楚、邓,而太宗不可;
吐番之逼,唐人欲迁东都,而郭子仪不可。
若是者,可谓知天下大计矣。
惟阁下能定天下大计,故区区之私辄为天下公言之。
咸宁郡王哲宗皇帝加恩表 北宋 · 苏颂
 出处:全宋文卷一三二九、《苏魏公文集》卷四六
伏以礼成宗祀,广推大泽之仁;
恩及藩臣,均有爰田之赐。
辞荣弗获,临宠若惊中谢。)
窃以三岁躬祠,莫大帝亲之飨;
十伦重祭,实先爵赏之施。
况圣上祗怀,以事天明;
合宫严配,以昭考烈
燎烟既达,神灵并下而居歆;
涣号式孚,卿士悉蒙于褒进。
岂曲私于公族,盖赉予于善人。
傥异至公,是为宁僭。
伏念臣年在髫龀,地处崇高
初无宿晤之资,早受懿亲之奖。
上方严于将享,躬不预于骏奔。
仰承加等之封,自愧无功之赏。
此盖伏遇皇帝陛下廓乾坤之量,高卑皆在于函容;
均雨露之濡,动植溥沾于润泽。
惟兹庆赐,攸谓异恩。
岂意颛侗,适遭际会。
维屏维翰,惭无贤智之名;
为龙为光,徒有燕安之幸。
誓克勤于幼学,期上副于渊慈。
文礼墓志铭淳熙十五年五月 南宋 · 曾丰
 出处:全宋文卷六二九一
熊于古为国。
黄帝,其国君子也,故号有熊
流裔为楚鬻熊,生熊丽熊丽熊元,凡三十人,概以称。
窃意国传为名,而后之氏则名传为姓欤。
晋有名远庚,有名望者,出,遂为世著姓。
今益蕃,永丰族其一也。
谏生宁,宁生卓,卓生璋,字文礼,卒于淳熙十三年十二月二十有六日
二年五月十有二日己酉,葬于隆云乡之长原。
免解进士彭君脩状其行,见谓文礼自少警敏,长兵间,艰于讲学,书姑撮大指。
既壮,有先事之智,惟治礼自治义,治义自治生始,乃用计然,传营约费,饶入啬出,不数年,与邑富豪推其赢,族戚乡邻之贫者赖焉。
岁歉而粜,辄损贾为邑豪倡,邑大夫嗟尚之。
与物交,不为貌敬口诺,闻善若自己出,奸以非义,孙词谢遣。
中不乐,未尝见于色。
或有侮者,亡不容适,不克偿素已,以故得闾巷之情,缓急争赴之。
度其子汝弼、汝为、汝明、汝遇等质,皆可受子业,则脩物治具,延师友相规磨。
家事隙,督视不惮劳;
又自取司马温公《通鉴》细阅,久之有所得,凡可为监戒者,一记于心,对客口举始末如串。
诸子观感,亦不虚美意,奋以文自课,日作而月不辍。
其间二人为待补太学生,他日其未易量。
于乎!
文礼享年仅五十有五,□不为无以死矣,所恨甫冠而孤,事文日浅,未究子职。
其母孺人年逾九十,逢国锡类封也,先期年卒。
致养居丧以孝闻。
娶罗氏,亦先卒。
女三:长适王铸,次适周思厚,次适曾脩文,均业进士
孙男三:如玉、如圭,一未名。
孙女四,尚幼。
汝弼从余游之时少,距其家百里而径,虽知文礼,未详。
彭君,其邻也,又住平,重然诺,今所状行,当得实。
故因其孤谒铭至再四不倦,始为之铭曰:
厥先孔悠,尚其庆之流。
厥性孔柔,尚其闻之休。
厥智孔周,尚其訾之优。
厥子孔脩,尚其文之彪。
厥美孔稠,尚其勒之幽。
我怵厥求,乃摭乃哀,于塞于酬。
卓之垄丘,贲彼,尚其传之脩。
按:《缘督集》卷二三,清抄本。